紀錄片|120分鐘|台灣|中文
上映日期|2025年12月05日
二十年拍攝記錄樂生療養院,一段同時回顧、卻仍在發生的歷程
守護生而存在的生命價值,透過「時間」共同見證樂生不被遺忘的歲月
★ 2025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入圍 ★
★ 2025 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輯 ★
★ 2025 BFI倫敦影展 ★
★ 2025 台灣國際女性影展台灣競賽獎 銀獎 ★
在台灣都市邊陲的樂生療養院山坡上,一群患有漢生病的院民沉睡於近一世紀的隔離之中。他們的生活雖忙碌卻平靜,生命如盤根錯節的樹根,深深紮根於這片土地。
2005年,一場因捷運機廠開發而引發的迫遷爭議,將院民們捲入錯綜複雜的政治角力。面對強權壓迫,他們組成自救會,覺醒、奮起,不再甘於被視為病人,而渴望作為「完整的人」被對待。然而,這場抗爭比想像中更漫長、更艱難。
12年後,樂生終於開始重建,然而重建工程卻步步侵蝕,這片山坡日漸縮減,如今僅剩一道通往無處的斷頭橋與外界相連,成為真正的孤島。
政治角力如狂風呼嘯而過,院民們則以殘弱的身軀、堅定的意志,死守生活的點滴,不肯放手。這些羈絆,是他們曾奮力活著的證明。
12/5《大風之島》上映戲院(陸續更新):
大台北地區|光點華山電影館、台北長春國賓影城、信義威秀影城、台北真善美戲院、誠品電影院、西門威秀影城、喜樂時代影城西門今日店、南港LaLaport威秀影城、哈拉影城、板橋大遠百威秀影城、新店裕隆城威秀影城、喜樂時代影城南港店、喜樂時代影城永和店
桃園地區|桃園統領威秀影城、喜樂時代影城桃園店、SBC中壢星橋國際影城、新竹大遠百威秀影城
中部地區|台中大魯閣新時代威秀影城、王牌映画影城
南部地區|台南大遠百威秀影城、高雄大遠百威秀影城、喜樂時代影城高雄總圖店、高雄市電影館、內惟藝術中心、中影屏東影城
東部地區|羅東日新影城、花蓮鐵道電影院
關於電影 About Movies
紀錄片《大風之島》故事圍繞於樂生療養院,歷經二十年長時間的拍攝,紀錄樂生反迫遷運動裡,那些因運動而生,卻難以命名的「關係」,將一個個深刻的身影——生離死別而追著黑頭車的樂生院民;用鐵條將自己綁在門柱上,抵抗警方拆除的青年們;不願道別的紀錄者,串成故事。
樂生療養院,現今臺灣唯一隔離漢生病院,一群從日據時代以來,因病被政府強制隔離的樂生院民,從此與親人離別,在鐵絲網的包圍下,與社會斷絕聯繫。
自從政府選址此地為新莊機廠預定地,樂生與捷運的爭議由此開端,日後,迫遷議題浮上檯面,2005年,樂生院民成立「樂生保留自救會」,正式進行抗爭。
二十年過去了,樂生的保留之路還沒走完,但大部分的民眾,或曾經的樂生支持者,卻已經不知道樂生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他們還要走上街頭?多年的時間拉開距離,這些「為什麼?」的答案,透過導演長期蹲點,看見那份弱勢者的真實,與社會運動現實的縮影,並成為支柱、成為根,構建了人們不曾進入,也不曾看見的樂生,那個在大風下的家。
《大風之島》以院民的生活出發,切入樂生爭議對他們的影響。導演許雅婷也分享:「我曾站在這裡,我還站在這裡,從年輕時的自信取景,到近中年時的細細感受。院民們速度變慢了,但依然在他最自在的家裡生活、移動著,依然在山坡騎著代步車,但周圍已不是美麗的房舍,而是醜陋的鐵欄與施工條。變與不變,不變的是關係裡的『熟悉』,而變的是環境裡的『陌生』。世界各地,仍有人們不斷拼湊這些被歷史遺忘的殘缺容顏,記憶這些病患為世界衛生的犧牲,正名他們的價值。
而今日台灣的樂生療養院,我們也在院民身上見證與拼湊一個屬於台灣的橫跨百年的醫療史與近代民主運動的歷史


✦導演介紹 About Director ✦
許雅婷(Hsu Ya-Ting)
1983年生於臺北,2009年芝加哥藝術學院電影錄像新媒體研究所碩士畢業。她以反迫遷運動的短片《樂生活》為開端,從紀錄真實找到無窮的創作養分,悠游於各形式的創作,橫跨劇情、紀錄、實驗電影,完成了入圍諸多國內外影展的劇情與實驗作品《莎莎》、《放心漫舞》、《The River》以影像為媒材,從人性視角深刻描繪當代重要議題,直指時代問題核心,她更以敘事為其特長,投身影像工作,經歷觸角擴及導演、編劇、剪輯、影視教育等職位,並擔任公共電視旗艦型百年系列紀錄影集《未完成的任務:現代台灣締造者》編導與剪輯,以及多部島嶼寫作系列紀錄片製片、多部入圍國內外影展的紀實節目與影片之剪輯等。而即將上映之《大風之島》長年耕耘樂生題材,影展成績亮眼,更受到大眾矚目。
